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管局主办的“顺德区叉车智能系统推广宣贯会”日前在大良镇召开。区镇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供应商代表、20余家重点叉车使用单位代表齐聚于此,以“政策解读+技术赋能”为核心,启动叉车智能系统的推广应用,推动顺德叉车安全管理从“人工盯防”向“技术防控”的智能转型。
顺德区在特种设备智能监管领域始终坚持探索创新,近年来,在全国首发的“一机一码”特种设备安全共治平台、《特种设备目录外起重机械安全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景区特种设备安全全链条风险控制规范》团体标准、顺德眼实时监测系统、利用无人机开展起重机专项治理取证等措施均显著提高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和智能化水平,实现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转变。本次全面推广的叉车智能系统,在佛山市乃至广东省走在前列。该系统深度融合了先进的物联网感知、叉车作业人员行为识别与实时数据分析技术,为叉车作业核心风险点构建了一道高效的技术安全网。
根据以往叉车事故分析,叉车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人员无证上岗作业、叉车行驶路线上存在交叉作业、叉车未经检验的情况。据统计,全区近5年来44%的叉车事故来自挤压,41%源于人车碰撞,11%由侧翻导致。针对这些高发事故类型,叉车智能系统通过“人、机、环”(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全要素监控,实现了多项核心功能突破——
在人员管理方面,系统配备司机权限信息采集识别功能,通过人脸识别和二维码扫描双重验证,确保只有持证上岗的人员才能操作叉车,杜绝无证上岗作业。同时,系统能实时监控驾驶员状态,一旦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接打电话、抽烟、未佩戴安全帽等违规行为,系统将智能识别并将违规行为上传到系统平台进行警示。
在设备监控方面,系统会在叉车检验到期前进行提醒,避免未经检验或超期检验的叉车投入使用。系统还具备安全带感知监测、超速限速报警等功能,能及时进行报警提示,有效规范叉车日常操作行为。
在环境安全方面,叉车区域防撞雷达系统在2米范围内检测到障碍物时自动触发声光报警,探测距离越近指示灯闪烁频率越快,避免叉车行驶路线上的交叉作业,防止人车碰撞事故发生。
系统配套的智慧叉车管理云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叉车安全数字化管理工具。平台设有司机档案管理、车辆状态监控、安全分析统计、效率报表分析等功能模块,叉车使用企业管理人员可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掌握在用叉车安全动态。
“过去我们每天安排3名安全员巡检叉车作业,仍难免出现夜间作业超速、司机未系安全带等问题,去年还因叉车碰撞货架造成数万元的经济损失。”某大型仓储物流企业安全负责人表示,“通过叉车智能系统,不仅能减少人工管理成本,更期待通过实时隐患预警,显著降低事故发生率。”
目前,顺德区已有14家叉车使用企业启用该智能系统,覆盖26台叉车。均安镇一家叉车使用企业负责人表示,叉车智能系统对叉车驾驶员操作行为、行驶路径实现实时记录、处处留痕,大大方便了企业规范叉车操作,减轻了叉车安全管理工作的负担,更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
会上,顺德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股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叉车安全监控配套政策,明确指出:“部分企业仍依赖传统‘人盯人’模式,存在视野盲区、违规处置滞后等问题。企业需要将安全管理融入生产全流程,通过叉车智慧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补短板,真正实现从‘被动接受监管’到‘主动防控风险’的转变。”
根据《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及《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实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有关事项的意见》要求,2023年12月1日起新生产出厂的叉车必须按照要求安装安全监控装置。鼓励使用单位对2023年12月1日前出厂的叉车加装安全监控装置。作为本次叉车智能系统的主要供应商,顺德电信在会上表示将为企业提供从安装调试、操作培训到售后维护的全流程服务,确保系统快速适配不同品牌、型号的叉车,助力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完成智能化改造。多家制造企业代表现场咨询系统适配性、改造周期及成本等问题,表达了明确的合作意向。为确保政策落地,顺德区相关镇街市场监管所将同步推进一对一企业指导、定期核查改造进度、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等三项工作,构建“宣贯—指导—核查”闭环监管机制。
此次推广宣贯搭建了“部门政策引导、供应商技术支撑、企业主动参与”的三方协同平台,推动形成“政企联动、以技防险”的叉车安全管理新模式。随着叉车智能系统的逐步普及,顺德将进一步筑牢叉车作业安全防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Copyright © 2002-2025 Casino USDT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